兴化三水园论坛

查看: 19596|回复: 1

[品味兴化] 洋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3 10: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洋槐
吴沁潼

今天是植树节,我眼前忽然浮现了那年在外婆庄上看到的一棵久违的高大坚韧挺拔的洋槐。
微信图片_20230313100353.jpg
(一)
那是三年前暮春的响午,阳光明媚。吃完舅妈九十岁生日的午餐,便踌躇在外婆庄上追寻孩提时的光影。
十字形的河流,水波澹澹,一望无垠的高标准农田,麦浪滚滚,硬质的水泥路,两旁依然是一排排我从事财政工作对绿化名称已烂熟于心的绿植一一紫荆。
正在用手机拍抖音的弟弟,让我象一位远方归来游子,渡着方步,走在少有人烟的庄台上。
忽然间,淡淡的清香唤起了我的老嗅觉,牵着我的鼻孔,不知不觉走到这户门前来。
这里有一棵挺拔的洋槐,足有三五层楼高。这是小时候司空见惯的洋槐树,除树干外,枝条长满了刺,似廉颇负荆请罪的荆,家乡人称为刺针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集体时植树造林的品种多不象时下:四季长青的香樟、桂花、冬青等,经冬不凋,满眼是绿,而多以实用成材为本。如搭建房、兴水利的水杉,打家具、做农具的洋槐,做火柴、制琴板的泡桐,结百果、做枮板的银杏等。外婆家的路旁、庄基,也和我们庄上、田间一样,多植洋槐,树质坚硬,周身是宝。槐花可以酿蜜,枝桠可以生火,树叶可以放猪圈里做肥,树枝可以做成木柄农具,树段可以做不倒翁玩具,加上身上长刺,人畜不易侵犯,正如那时集体养的猪、牛、羊一样,槐树就是中途夭折了,也可物尽其用。农人视槐树为家树,多植于庭院,长大后让成家的子女做家具,让正寢的老人做寿材。
我仰望着槐树上硕大的孤独的喜鹊窝,静听着蜜蜂嗡嗡嗡的吟唱,大口大口地吮吸着少妇略施粉黛若隐若现的槐花馨香,白色、淡紫色的一串串一簇簇槐花悬垂而下,如果是孩提时,定爬上树去,采上几束,置于案头,让春花驻守,让春色倾泻。
(二)
我们的对话,还是惊动了院的主人。
“噢,你是参加你舅妈生日的?认起辈份来,你外婆与我妈还是远房表亲呢!我叫贾袁,我姐姐就嫁你村,叫做………”

“是你?贾袁?想起来了!小时候我妈常讲你,还有你夫人,你女儿的故事……来吓唬、吓唬我们”
忽然间,我纵有千言万语,又感言辞凝重,会不会伤害这精神瞿烁、满头银发的老人?
“你现在子女怎么样?”我岔开话题。
“好!好!好着呢,两个女儿全嫁在苏南,二个外甥要考大学了!”说着拿出手机将女儿女婿全家福让我看!
“你自己有没有????”
“没有!没有!把子女拉长大就幸福了,一个人过,自在,自在!!现在一个月政府还把一百多元老人钱,只要打点肉吃就行,家里鸡蛋蔬菜吃不了!与我们小时候的生活比,知足知足了”。

这是一段尘封了半个世纪母亲常说的外婆庄上的往事!也是常用来吓唬我们不允许外出“闯关东”的真实故事!
那年,那月,生产队饲养的生猪由集体分给了各家各户。田还是那亩田,梗还是那条梗,猪还是单干后分到各户抓阄的猪,大家不知哪来的劲,象卯紧了发条,似永不疲惫的机械钟。
那时,我天天放学的任务一如继往一一拾猪草,车前车,马芝菜,爬根草,兔兔苗等,农村的大孩子就是我们的生物老师。
听妈妈常提常说,他娘家庄上,一名女学生,特别的勤劳。生产队单干时,抓阄分了一头黑母猪。她放学后除铲一篓子的青草外,见到路上的槐树叶特别特别的茂盛,采了大半篓子榆树叶后,又多采些槐树叶,二只篓子用小小槐树枝一挑,天黑前放入院外,喋喋不休的母猪及小猪仔的圈里。小猪狼吞虎咽地吃着青草榆钱叶,脚踩槐树叶,猪健壮,圈干净!肥料多!!
她爸爸说,等这窝几十条小猪去兴化城东门外“兴新苗猪市场”去卖,顺便带她去兴化城里逛逛,给她买《新华字典》、小人书、还有好看的发夹新衣等。她爸爸常说,集体时,自己生产队养的肥猪比自己见的世面大,送到兴化肉联厂还乘轮船去镇江出口到外国呢!
兴化、镇江、国外在哪里?她眨吧眨吧眼,问及大人,猪走这么远,会饿吗?有榆树叶和槐花相伴吗?
母亲告诉我们,那是单干后的第二个春天,外婆庄上的这户人家,就是面前的贾袁一家。在用三五吨农用船,撑船装着二十多条仔猪去兴化出售的途中,在月黑风高的夜晚,由北澄子河入内河的一船闸时,母女俩因河流喘急,竹篙失去平衡,双双溺水而亡。(而此处,正是1986年,扬州兴化班春节后,因大雪,客车也从桥上翻入河中,这条河又夺走了二十多名的鲜活的生命!)

贾袁一家瞬间失去了二个亲人,其悲恸不必细说,可令人窒息的是,家里无钱买木材,生产队准备放倒十几棵槐树做二副寿财。
当时火葬刚刚宣传,贾袁深知集体林木还没分配,自己不能带头砍掉槐香四溢的槐树,还是按乡里火化政策要求,将其妻其女率先运到建成不久的火葬场,化作了二缕青烟!!!成了那时乡里数一数二第一批火化践行者。因火化穴位不占农田,贾袁在家门口植上槐树,让母女俩与他厮守一生。
从那时起,每每外出,或走水路,或陆上前行,妈妈总絮絮叨叨这段心酸的故事,让我在注重行程安全的同时,也让我对家乡的槐树多了几分恐怖与敬畏!
槐树成了家乡一段难忘的贫与富,贵与贱,生与死,奋斗与绝望的一本史书。也成了我们水乡人睁眼看闯世界的羁绊!!
(三)
而如今家乡的洋槐树己集体退出了历史们舞台,水乡水、陆、空运四通八达。站在久违偶存的外婆庄上,洋槐树下,回想主人贾袁那段辛酸的往事,我不由想起苏轼《槐花》的诗来: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
是的,家乡的槐树,即使夭折了,枝桠不也一路芬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4 11: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万般皆是命。。。。辛酸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13705265750|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兴化三水园论坛 ( 苏ICP备20024052号 )

GMT+8, 2024-6-2 20:27 , Processed in 0.063652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兴化市艺博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https://www.xhssy.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论坛帖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责自负,兴化三水园论坛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汤荣华律师,手机:138526873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