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三水园论坛 发表于 2023-9-1 23:20:31

兴化人文始祖 楚将昭阳之墓

昭阳将军为楚国令尹、上柱国(战国时楚国所设官名,其地位仅次于令尹这个相当于丞相的楚国最高官职)。楚威王六年(公元前334年),昭阳率兵攻打越国,杀死越国国君无疆,使兴化一带并入楚国。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昭阳又率兵攻打魏国,得襄陵(今河南睢县)等八邑,此战在古代军事史上影响颇大,称“楚魏襄陵之战”,威震齐、燕、赵、魏、秦、韩六国。为此,楚怀王将传国之宝“和氏璧”赐给昭阳,又将“古勃海之地”(即兴化一带)封为昭阳食邑, 兴化古称昭阳,皆因后世尊昭阳为兴化地区的人文初祖。此后不久,昭阳在封地病死。为表彰他的战功,楚烈王便以周穆王“八骏”之一,美称为“山子”的良马名为谥号,赐给昭阳,故后人称昭阳为“山子府君”,供奉他的庙宇称之为“山子庙”,他所葬的地方为“山子村”,意在赞美和纪念这位楚国良将。昭阳墓位于现开发区北山子村,据史料记载,昭阳墓墓前神道两侧排列着石人、石马、石麒麟等石像生,墓门上嵌有“楚将昭阳之墓”的石额,墓碑上镌刻着“昭阳山子府君之墓”八个大字。坟茔筑石为台,封土为墓,其高三丈有余,周围二十余丈,加上筑在距地面一、二丈高的土墩上,远远望去,煞似一座小山,故称此为昭阳山,简称阳山。

明代兴化著名诗人李沂在《昭阳山》诗中写道:“孤城野水带斜曛,西望高原楚将坟。”可见当时的昭阳墓是何等雄伟,简直可与高原相比。巍峨的“山子庙”建筑群和高大的昭阳墓周围碧水环抱、九河汇聚,劲松、古柏、皂荚树林郁郁苍苍,为兴化地区自春秋战国以来两千多年间一大名胜景观。兴化历代文人墨客在游览、瞻仰、歌咏“昭阳墓”、“ 山子庙”时,情有独钟,发现每当傍晚红日即将西沉时的阳山景色最为迷人壮观--天幕上如血的残阳余辉映衬着高原般的古墓,一座座高大殿宇及四周参天茂密林木,影影绰绰,浑然一体地突兀在荒原平川之上,活脱脱一幅绚丽无比的彩色水印木刻画,越发显出不凡的气象,故在人们心中逐渐形成共识,称此美景为“阳山夕照”。令人遗憾的是,“阳山夕照”美景、“山子庙”和“昭阳墓”不幸毁于抗日烽火。现在史料记载的雄伟昭阳墓和美景为“阳山夕照”已不复存在,现在昭阳墓就是一个土坟茔,开发区北山子村村民自筹资金将昭阳墓用砖头把它围了起来,在墓的旁边建了一个小的“山子庙”,1986年,兴化县人民政府将这一遗址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兴化人文始祖 楚将昭阳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