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三水园论坛 发表于 2024-1-22 10:34:31

兴化过年前的习俗

兴化过年前的习俗 任兆毓刘双湖在兴化有种说法是过了腊八就是年,过去农业生产到了十二月是寒冬腊月冰河冻水,农活就少了,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就开始烀团划糕做米酒。过了腊八节,各种传统的民俗也就接踵而来了,在过年前主要有:送灶、辞年、敬土地神、接灶、守岁、盛陈饭等。

送灶
传说中,灶官(灶王爷)是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天神,一年中他都在各家的厨房里,监视一家老小。腊月二十三这天晚间,他骑马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来的善恶。玉皇大帝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决定这一家人来年的吉凶祸福。由于灶王爷的汇报关系重大,在他上天之前,老百姓要搞一个祭拜仪式,俗称“送灶”或“辞灶”。送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灶王爷像两边的对联,上联为“上天言好事”,下联为“下界保平安”,横批为“东厨司命 奏善堂”。人们通常把送上门的灶王爷的纸片,贴在家神中堂的东边,东边俗称上手为尊。把送上门的财神爷纸片贴在中堂的西边,从当今的“平安”角度来说,平安、安全就是福,有福之人才能享受到喜乐财富。灶王爷上天能帮助说好话,这样不会惹怒玉帝。财气是要人有福来享受的,所以人们尊重灶王爷要比尊重财神爷为重,要把灶王爷贴在上手。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君三民四),皇家二十三,平民二十四,这天晚上备一小碗饭供于灶神爷像前,点烛、焚香,将送灶的“灶疏”和三张黄元在磕头放鞭炮后烧化,“灶疏”是旧时和尚送的,它是用黄纸糊的有尺把长,1寸多阔像个狭长的信封(印灶疏用的是木模,把墨水涂在上面,在黄纸上盖印)。这个“信封”有两个,一个用于送灶,一个用于接灶。用于送灶的灶疏,“信封”外写年号,时间,如“公元××××年”或“农历××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送灶”和“上天言好事”的字语,“信封”内还有一张小黄纸,让填灶疏的人根据户主住址写信息,如大垛镇的人家就填写“兴化东门外45里梓辛河北大垛镇信士×××叩”或“大垛镇××村××组”等语;接灶用的另一分灶疏所写内容差不多,只是时间上写“腊月三十日”(或月小“二十九日”)和“下界保平安”等语,与送灶灶疏稍有区别。腊月有二十九日的叫小年,有三十日的,叫大年。《春秋·宣公十六年》:“冬,大有年。”《穀梁传》:“五穀大熟,为大有年。”《宋书·文帝纪》:“是岁,大有年。”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三朝遗老九门前,又见承平大有年。”大有年即大丰收年。
辞年

腊月二十八中午或傍晚(现在开店的因二十八生意更忙故改在二十五,有的还会更早,要带太阳),各家都要备好沱粉、豆腐、百页、粘饼儿等素菜(现在有些人家喜欢加上两三样荤菜至少是7碗,多的9碗)供放在桌上,并盛一大碗饭,放好筷子,烧纸、磕头、敬奉祖先,这就是辞年。所谓“辞年”,是辞去旧年,迎接新年,并有怀念祖先之意,更有死者为大的意义,如端午节前有清明节、中秋节前有七月半等祭祀祖先的节刻。另外,有大冬大似年,小冬不值钱的说法。大冬即为冬至日,俗说“进九”,小冬即为冬至日的前一天,也称“过冬”。过冬日是敬仙烧纸,祭拜亡灵,祭拜祖先的日子。每年的四大节,亡者为大,都是在活人过的节气之前。在祭先烧纸的时间上传统的说法是:早烧清明晚烧冬,七月半的亡人等不到中。意思是说清明节敬先的时间在中午要适当提前,因为饭后人们还要到坟地上去挽纸(许多人家在填坟祭祖时不带纸去烧,而是清明节去烧纸);晚烧冬,冬至的敬先时间可以在傍晚,可能与腊月白日短,过去有的人家一天只吃两顿有关,上午一顿在八九点钟吃,第二顿就在傍晚吃,等烧过纸再吃;七月半的时间要在正中午为宜。民俗认为过了这个时间敬先,自己的先人有可能得不到,会被野鬼抢去。
敬土地神

除夕这天傍晚,有的人家要“打刀头”敬菩萨,其实是敬奉土地神,就是打一块1斤8两的猪肉,放在锅里烧一滚捞起来盛在碗中,放一只鸡蛋一块豆腐和连根葱几根,把肉上的“卯子”(系肉的草)解下,放在肉上,均贴上小红纸片。用盘捧到土地庙里烧香、磕头、放鞭炮后,把“卯子”放在神台上,把肉盘端回来,以此敬奉土地神,表示对当年人口平安、五谷丰收的感恩和对明年再平安、再丰收的希望,富有之家还用六只眼敬奉,即猪头、花鱼、雄鸡等。
接灶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将灶神爷送上天后,卅日子晚上(月小二十九)要接他老人家下界“保平安”,接灶的仪式较简单,盛一小碗饭供于灶神爷像前,点烛、焚香、磕头放鞭炮后,将和尚送的另一份接灶灶疏与黄元一同焚化。
守岁
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守岁的历史出处, 晋· 周处《风土记》:“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唐 ·孟浩然《岁除夜有怀》诗:“守岁家家应未卧,想思那得梦魂来。”宋 ·朱淑真《除夜》诗:“穷冬欲去尚徘徊,独坐频斟守岁杯。”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半途,失足堕枯井中。既在旷野僻径,又家家守岁,路无行人,呼号嗌乾,无应者。” 徐玉诺 《一只破鞋》中:“守岁一般将一夜熬过去,我们又冷又饿,正要预备些热水喝,忽然县知事又来了,立逼着我们上城”。
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花生(又称长生果,意为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普天下人都盼望着新年零点的到来。
  守岁的“守”,即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希望之意。“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除旧布新之际,亲朋好友,围炉而坐。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不是没有益处的。元朝文人辛文房撰著的《唐才子传》里记有唐代大诗人贾岛除夕“祭诗”的一段佳话:每至除夕,贾岛必取一岁之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他每到除夕,对过去一年得失作一番总结,对我们来说难道不可以借鉴吗!
  盛陈饭
接过灶后,要敬家神,敬家神的主要供品是“陈饭”,所谓“陈饭”就是吃团圆饭之前,用一只“二碗”盛满饭,饭上放几个枣儿,还要用一根柏树枝,枝上嵌几个白果(将白果咬裂,树叶嵌于裂处),将这个嵌有白果的柏树枝插在陈饭上,这就是“摇钱树”。陈饭供在家神前,待燃烛、焚香,敬过家神后,一家人坐在家里不许说话,这叫“守岁”,主人将压岁钱分发给儿孙们后,儿孙们就早早上床休息,绝不允许说话。临睡前,每人领几个枣儿用红纸(过去用草纸,现在用红色方便袋)包好,置于枕头下边,第二天初一早上,吃过枣儿后,才作说话,这枣儿叫“开口枣”,吃过开口枣,才不会说空话(因为腹中已有枣儿填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兴化过年前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