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三水园论坛

查看: 4945|回复: 0

[兴化古村] 史家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15 21: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史家堡
张从义 张培元
位于兴化城区东南方约45公里处,S352公路( 张郭至陈堡)侧,盐靖公路和盐靖河东侧的戴南镇史家堡( 即史堡村 ),是兴化吁南地区拥有3000多人口,数十家不锈钢加工企业,年产值几十个的工业大村。元末明初,苏州闾门一带的陈、李、许、何、丁等家族继携家带口迁到这里垦荒、定居、繁衍,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明朝中叶,戚继光为抗击倭寇,在东南沿海地区获驻扎军队,在兴化东北一带设置军营,至今留下大营、小营、葛垛营等地名。兴化坪南地区和泰州东北乡一带设堡(围有土墙的村镇城堡 ),如家堡、郭家堡等,它们对倭寇有震慑和防御作用。为此,古村史家在清乾隆三十三年 (1768年)东台设县之前,成为泰州东北乡及兴坪南地区“九寺十八堡”之一,闻名苏中里下河地区。据原顾庄乡乡长王永益同志经过多年的调查、考察、研究后认为,“九寺”为:兴化市戴南镇上的护国寺 (目前保存完整,为兴化市文保单位)、朱庄上的旌忠寺(原寺已不存,目前大雄宝殿已复建)、茅山镇上的景德禅寺 (已复建)、西冯庄上的清龙寺(现已不存)、姜堰区兴镇三里泽庄上的宝福寺 (已复建)、兴化市沈镇关口村东边的罗寺(已毁)、张郭镇大陆庄上的双缘寺 (已毁)、获垛镇宋石村上的弥陀寺(已复建)、戴南镇小良庄与刁家庄之间的地藏寺(已毁)“十八堡”为:东台境内有裘家堡、朱家堡、吉家堡、孔家堡、胡家堡、梁家堡。兴化境内有陶庄镇的柯家堡(今南柯庄)、张郭镇的家堡、杭家堡;戴南镇的史家堡、孙家堡:沈镇的穆家堡(今薛村);大垛镇的卞家堡、许家堡;陈堡镇的陈家堡(今陈堡镇)、氏宗祠/吉光摄
堡、东里家堡、西里家堡。
兴化坪南地区和东台西乡一带,凡是地名带“堡”的村镇,堡”字都读成第四声“报”字音。而兴化北部地区(包括宝应、建等地),凡带“堡”字的村镇,“堡”字都读成第三声“保”字音,如中堡、柳堡等。其个中原因,连许多地名专家也说不清。古村史家堡,目前保留许多历史遗存。村中陈氏宗祠、三元庵大私塾馆及几十间古民居、几十条古街巷,便是历史的见证。收陈氏宗祠由三间正厅和一个半屋架的门厅和一方小天井组成,具有典型的清末民初苏北农村祠堂建筑风格,为史家堡庆远堂陈氏家族供奉先祖木主及祭祀活动场所。祠堂规模虽小,可保存得相当完好,实属不易。史家堡陈氏家族人才辈出,近百年来,从这个家族中先后走出几百位教师、校长,为兴化及本地区农村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据有关资料记载,史家堡三元庵是民国23年 (1934年)在原小庙基础上重建的两进一厢一庭院庙宇,是目前泰州和兴化一带农村中保存最好的一座道教古建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被改成史堡小学,后来又成为村党支部、村部的办公场闭。大中,村部将前殿除、尚了一幢两层小楼。三闸高大轩的正厅被幸运地保存下来。前一棵上百年的银杏古树,成为三元庵沧桑蹉跎岁月的见证,更令人器微的是,史家堡还有一座具有上百年历史,至今仍保在十分完整的私慕馆旧址,为兴化奸南地区乃至泰州一带村镇中绝无有的具有较大影响的名师私整馆。它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为兴化东台、善堰及泰州儿县交界的广大农村,培养了数以百计的有文化有道德的人才、其中不乏有许多文化青年加人共产党,投身革命,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贡献力量。也有许多人后来成为这一地区教育战线上的骨干教师、新农村建设者、企业家。
QQ截图20230715210030.png
熟馆旧址位于史家堡西首,为东西两幢各为三间一龙梢、一房院(中间只属一条南北向2米宽的小巷道)8间房舍高大宽敞,为砖小瓦,木架构,呈现玻璃隔扇整齐而明亮的民居建筑格局。西屋天#中一棵在扬泰地区非常罕见、具有近百年树龄的木香树,是该塾馆主人、名师李虎山(宇寅卿,1949年之后参加人民教师队伍,更名为李延青) 亲手裁培并十分喜爱的香花树。目前,这棵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木香树树干,犹如数条盘龙缠绕、攀援于树架之间,显得十分道劲、古朴、沧桑。树枝上长满了葱浓茂密、层层叠叠的奇数羽状复叶,碧绿得可爱。初夏时节,虽然满树枝上数以千计的淡黄色含档歌放的小花朵没有张开笑脸,但它们释放出来的微微香气已经足以让走过的人们心旷神怡。西部塾馆东房间(现为李延青先生长子李部66岁的二女儿李桂玲和丈夫陈祝三的居室),存有李延青先生的造物:两张做工精致考究的高大柏木书橱、一张古柏木书桌及部分先
用过的文房四宝和家具、用具等物。
整馆旧址主人李虎山,1902年2月13日生于史家堡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父亲李德荣是一位老实巴交识字不多的农民。先生自幼好学聪明。人垫后熟读《四书五经》《幼学琼林》《纲鉴易知录》,选议《古文观止》《昭明文选》及唐诗、宋词、元曲等经典名文。科举制度废除后,先生与时俱进,努力学习时文,与读古书结合,后又师从当时从扬州八中毕业的王往庭老师、学习数学、物理、开拓自己的识面。
为了方便本村和周边村舍上不起城市学校的孩手有学可上先生于1919年春在村中自已往宅里设熟授蒙。当时因为熟馆靠近》边,先生亲题“逼水轩”三宇赢额、悬手熟馆里。同时自题一联手上过“逼水惭无观水术、教书乐有读书时。”由于先生港循“有教类”“海人不倦”的崇高教学精神,到史家保本氏熟馆求学的学生来越多、其中大部分生源来自兴化扦南地区、东台两多及差堰、潼,甚至泰州坪南地区、泰州北乡的部分乡村。随着史家堡之外学4增多,先生将三间塾馆扩大到六间,同时收寄宿生著干、建学生个堂。此后,先生将塾馆定名为“责成学社”并自撰嵌字对联两副“责无旁贷,成与有功”和“读书亦是匹夫责、活学小期三载成”对联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先生为教育、为学生的高尚师德和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先生深知,到他这里求学的大多数为农家子弟《 也有女生),他们的家庭成员识字的较少、目不富裕的较多、为此先生就少收或免收他们的学杂费用。寒暑假或农忙季节,先生则下田劳作,弥补家庭收人之不足。上学时,先生则和寄宿生同吃同住。民国24年(1935年)乡里见先生不但文化水平高,而且为人正派,在选举乡长时,先生得票最多。但他不愿意从政,只愿从教,恳辞不就,仍以教学为业,受到村民们的敬重。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先生为提携后生,曾帮助自己的一位学生陈振东在史家堡开设另一家私塾,并让出部分学生到陈氏塾馆里学习,以解决他们家的生计。据村中遗老讲述,陈振东,史家堡人,早年曾拜在李延青先生门下读书,此后考人无锡国学专科学校,毕业后,曾一度担任国民党苏鲁皖边区李明扬部下老三旅旅长张星炳的秘书。后来,部下胥金城投奔新四军。老三旅垮台。陈振东回到家乡史家堡,在李先生的帮助与支持下做了一度时期的塾师。
李延青先生不但思想进步,性格开朗,而且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教学内容教材也不拘古,而是古为今用,古今结合并行。除教授汉语古文外,还常以报纸为教材,既学文章,又学时政,一举两得。此外,还教授历史、地理、数学,深得学生和家长们的欢迎。先生“海人不倦”,同时也严格要求学生们“学而不厌”。他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为此,先生桃李满乡里,盛德巍巍。
1949年以后,兴化城乡学校迅速发展,李先生也顺势而行,遣散了在塾学生,转到地方学校做了一位教师,历任小学校长和小学高级教师,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了一批批新生,也为工农业生产培养了一批批有文化的劳动者。
QQ截图20230715210219.png
1991年,在李延青先生诞辰90周年之际,他的几百位分布在海内外事业有成的学生,不忘恩师的教诲,自觉发起征文活动,并将征文结集出版《楚水东南一代宗师》一书,以此来纪念恩师诞辰90周年。书中结集纪念性文章20多篇,诗、词、歌、赋、联一百多首(副)充分表现了李延青先生严于律己、谦和待人、海人不倦的高尚师德看了使人感动不已。
曾经就读于先生门下,现在台湾供职的学生孙森和、孙昌和兄弟二人,在先生90周年诞辰纪念日到来之际发来三首充满赞颂怀念之情的小诗。其一为:
夫子宏量纳百川,辛勤执救州余年:
音容宛在人何在?犹记程门立雪天。
其二为:
作客他乡年月久,每逢佳节倍思师
衔环结草传佳话,海外逢丽酒一危。
其三(孙昌和的词)为:
史堡责成学社,精心救书育人,五湖四海满桃李,咸赞园丁忠诚;生前懿德懿行,罄竹难以表达。荣哀备至冠好南,永为教界典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13705265750|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兴化三水园论坛 ( 苏ICP备20024052号 )

GMT+8, 2024-5-5 06:20 , Processed in 0.046251 second(s), 17 queries .

Copyright © 兴化市艺博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https://www.xhssy.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论坛帖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责自负,兴化三水园论坛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汤荣华律师,手机:138526873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