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三水园论坛

查看: 3805|回复: 0

[兴化古村] 王甫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7 16: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戴窑镇王甫村,这个古老而秀美的自然村庄,位于兴化城东45公里处的白涂河北岸。这里以王姓为主,民风淳朴,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四个小村庄之间的高台地上,鹤立鸡群。
QQ截图20240417161842.png
早在600多年前的明洪武初年,三槐堂王氏家族和其他几户人家,在“洪武赶散”的浪潮中,从苏州阊门一带辗转迁徙至此,开荒、繁衍、定居。村庄河东一块60多亩的大田,便是他们先祖建屋定居的老庄基,古名东唐,曾是唐姓族人聚居之地。

时光荏苒,清代时期,由于地势低洼,村庄经常受涝,村民们不得不整体搬迁至河西一块较高的土地上,也就是现在的村庄所在地。虽然王甫村规模不大,但五个“第一”却让它声名远扬,令人钦佩。

首先,王甫村是目前王姓最为集中聚居的自然村庄。全村506口人中,有99%的村民姓王,且都来自同一个家族。其他姓氏的村民,也大多是单门独户。这样的姓氏集中度,即使在以王姓命名的大村庄中也难以匹敌。

王姓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氏之一,其来源颇为复杂。《通志·氏族略》中记载,王姓主要源于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属于姬姓之王;此外,还有出自北海、陈留的妫姓之王、出自汲郡的子姓之王等。王甫村的王姓家族,便是这庞大王姓族群中的一员。
8e206e36-eb57-463a-857e-c54cf93ef1bf.jpg
除了姓氏特色外,王甫村还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而闻名。它位于四个小村庄之间的高台地上,四周环抱着肥沃的农田和绿意盎然的树林。每当夕阳西下时分,整个村庄都被金色的余晖笼罩,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如今,王甫村已经成为了一个充满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的旅游胜地。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老村庄的宁静与美丽,领略到王姓家族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这里也是寻根问祖、缅怀先人的好地方,让人们在追溯家族历史的过程中感受到心灵的慰藉与归属。在古老的中国,王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其来源并不单一。据史书记载,王氏的族群并非全部源自同一血脉。汉族中的王姓,有的可以追溯到周文王的血脉,有的则是舜的后代,还有一部分是比干的子孙。他们各自承载着各自祖先的荣耀和传承。

王氏家族的祠堂,常常以“三槐堂”为名,这源自北宋时期的王祜。他在自己的庭院中亲手种下了三棵槐树,后来,他官至宰相,被封为魏国公,世人因此尊称他为“三槐王氏”,王氏的“三槐堂”之名也由此而来。

在王甫村,王氏家族的家谱已经失落,因此他们的姓氏来源已经无从考证。然而,他们依然铭记着他们的祖先——明代迁至兴化的王公维汉,以及清代的始祖王甫臣和他的四位弟弟:善臣、相臣、开臣、俊臣。如今,王甫村的所有王氏,都是他们的后代。

值得一提的是,自兴化县设立以来,第一个面见皇帝的人就是王甫臣。在清朝乾隆年间,王甫臣因他的善行、孝顺、慷慨大方以及他独特的相貌和黄胡子,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和爱戴。他的名声甚至传到了乾隆皇帝的耳中。乾隆二十七年,当乾隆皇帝的大船沿着大运河抵达高邮时,他决定召见这位来自兴化东乡的王甫臣。然而,王甫臣担心自己的黄胡子在皇帝面前会显得难看,于是他将胡子染成了黑色。当乾隆皇帝看到黑胡子的王甫臣时,他一眼就看出了破绽。在了解了真相后,乾隆皇帝觉得十分有趣,于是赐予他一块龙牌和一块上书“钦赐养老”的匾额。这两件珍贵的文物被王甫臣及其子孙视为传家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已经不知去向。王甫臣去世后,为了纪念他,家人将原先的村名东唐村更名为王甫臣村,后来为了方便,省略了“臣”字,村名就成了王甫村,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此外,王甫村在兴化的自然村庄中,其地势海拔是最高的,这也是它独特之处。王氏家族历经多代洪水洗礼,积累了治水的深厚经验和智慧,他们巧妙地采用填土的方式提高地基。据《兴化县志》记载,清康熙七年(1668年),高邮清水潭堤坝崩溃,里下河地区的十多个县如同汪洋大海,其中兴化县的锅底洼更是遭受严重冲击,全县如同汪洋中的一叶孤舟。然而,王甫村却如同汪洋中的一座孤岛,安然无恙。到了民国21年(1932年),又一次遭遇了特大洪涝,兴化再次沦为水乡泽国,而王甫村则高居其上。附近数十个村庄的村民纷纷将粮食转移至王甫村,得以在灾难中幸存。

第四个“第一”发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王甫村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王关忠,以出类拔萃的成绩考入扬州师范学院数学系,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个大学生。他的弟弟王开忠也不甘落后,成功考入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兄弟二人双双进入高等学府,实至名归的“兄弟科第”,也为王甫村带来了第一个荣耀。

第五个“第一”则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党的富民政策深得民心。1987年,王甫村党支部书记陈荣昌同志,决心带领乡亲们走向富裕。他凭借独到的远见,向上级提出了创办村办企业——唐元织布厂的申请。这一提议得到了时任兴化县委书记丁解民和县长胡炼的批准。于是,34岁的陈荣昌拿出自己的积蓄9000元,又筹集村民资金数千元、贷款1000元,从外地引进了24台1511型织布机。他招募了20名女工到南通进行培训,并从安丰纱厂购进棉纱,织成白布后销售给戴窑轧花厂做打包布,年产值高达二三百万元。唐元织布厂因此成为兴化市第一家村办企业,载入了史册。

王甫村自古以来就建有伍仙姑庙和土地庙,庙会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村民们会举办盛大的“关帝庙会”,而在九月初九日重阳节,则会举办“伍仙姑庙会”,村民们欢聚一堂,祈求五谷丰登、家宅平安。

原著:张从义 张培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13705265750|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兴化三水园论坛 ( 苏ICP备20024052号 )

GMT+8, 2024-5-4 19:18 , Processed in 0.064511 second(s), 17 queries .

Copyright © 兴化市艺博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https://www.xhssy.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论坛帖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责自负,兴化三水园论坛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汤荣华律师,手机:138526873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