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三水园论坛

查看: 29469|回复: 1

[百姓诉求] 兴东镇巾荡村:小蒲包结出“增收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7 20: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兴东镇巾荡村毗邻该市风景秀丽的乌巾荡,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蒲草丰茂,自古就有村民在家门口制作茶干蒲包的技术,是里下河著名的蒲包编织特色村。如今,该村仍有100多位农妇农闲坚持编织蒲包,每年可为家庭增收近万元。


640.jpg

7月7日上午,记者一来到该村,便在该村的街头巷尾中见到了忙着编织蒲包的农妇,尤以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居多。在该村村东头的一条巷子里,四五位老奶奶聚在一起,就着阴凉处在编织着蒲包。“我们编织的蒲包主要用于饭店蒸蒲包肉和茶食店蒸蒲包干用,据说饭店人家做蒲包肉,先用猪肉切碎,放上作料,生粉,裹一层豆腐皮,放在这小蒲包里,扎紧,中间用绳子勒起来,有两个乒乓球大小,煮熟以后就能吃,味道说不出的香。”70岁的刘玉珍奶奶告诉记者,她10多岁就开始学编织蒲包,几十年下来练就了一套娴熟的好手艺,每天她能做上100多个蒲包,收入近百元。“玉珍子现在做蒲包的速度,是村里的佼佼者,没有人能超过她的速度。”一旁的孙大姐夸赞道。

“正常蒲包经纪人每两个月到我家里收购一次,我每次都能卖给他们2000个蒲包。” 刘玉珍喜滋滋地说道。


640 (1).jpg

该村68岁的吉稻英大姐告诉记者,她除了在家种2亩农田外,闲下来就编织蒲包,每天能编织三十个蒲包,一年能有收入五六千元。“我在四十岁才开始学编织蒲包,所以编织速度比较慢,一年的编织收入在村里属最低的,但我感到知足,因为这是我的第二职业哎。”

“在我们巾荡村编织蒲包基本都是家庭作坊,有100多名妇女在农闲时做蒲包贴补家用,我表哥老韩夫妻二人是这里的蒲包经纪人,不定时地把大家做的蒲包,以及附近周韩村、关门村等村妇女做的蒲包收购,然后贩到外地销售,所以我们这里的蒲包不愁销路啊!”村妇刘巧艮告诉记者,她89岁的公婆每天也坚持在家里编织蒲包呢!

据刘巧艮介绍,蒲包是用蒲草做成的,蒲草不香,却别称“香蒲”,叶子比菖蒲阔一倍多,且高达三四米,虽没有菖蒲的高雅功用,但晒干后很柔韧,可以织成大小不一、多种用途的蒲包,具有经济价值。蒲草从湖边收割回家后,先摊在巷子上晒,任人在上面踩踏,略干后,用锋利的竹片将根部划开,使叶子一片片分离,然后再继续摊晒,直至干燥。干燥的蒲草还要反复碾压,才能做蒲包。“最难就是拣蒲草,将半干的草一根一根地拣齐,以草尖为准,没有细心的人是很难做成的。”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巾荡村地靠乌巾荡,荡里长出来的蒲草,却是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根基。” 巾荡村党组织书记张美付说,现在巾荡村的蒲包制作还是零打碎敲,村里下一步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把做蒲包户组织起来,成立专门的蒲包生产合作社,为蒲包注册专门的商标品牌,实行统一销售,力争把老祖宗传下来的小手工做成群众增收的好产业。【兴化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8 07:3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蒲包编织增创收,手工器物成产业。   让手工物件走出兴化,越做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兴化三水园论坛 ( 苏ICP备20024052号 )

GMT+8, 2025-5-14 21:08 , Processed in 0.050825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兴化市艺博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https://www.xhssy.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论坛帖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责自负,兴化三水园论坛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汤荣华律师,手机:138526873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