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兴化市发改委联合财政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先后前往中堡镇、沙沟镇和千垛镇,对农村桥梁、闸站等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情况开展现场督导考评。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重建设轻管护现象一直是薄弱环节。今年以来,兴化市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发力,系统谋划、破解管护难题,推动了管护工作取得实效。 出台政策措施及配套制度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种类繁多,牵涉的点线面多。兴化市从建立领导组织入手,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统筹领导。该市成立由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兴化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的领导工作。形成部门推进,乡镇(街道)联动工作格局。 为促进工作有抓手、有标准,该市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或配套制度,兴化市发改委、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是该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相关部门依据该方案制定了相应9个办法,市交通局提请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兴化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该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高标准农田养护办法》,市教育局印发了《兴化市农村学校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办法》,该市卫健委印发了《兴化市乡镇卫生院及卫生室设施设备管理办法》,该市水利局出台了《农村河道长效管护实施办法》,该市民政局印发了《农村养老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暂行办法》,该市林业局印发了《兴化市农村绿化基础设施管护办法》。让管护项目戴上笼头。 制定管护清单督导实施 通信类管护主要包括信息通信管线、铁塔基站、网络局房及相关配套设备设施;交通运输类管护主要是农村公路,包括公路路基、路面、桥梁和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停车亭(场)、客运站、驿站、绿化等…… 为实施管理清单化,兴化市制定了通信类,养老类,殡葬类,社区服务类,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设施类,交通运输,农村水利等17类管护清单,清单细化成若干个具体事项。清单中还包括管护内容,主体责任单位、监管责任单位。以养老类为例,主体责任单位为乡镇政府,监管责任单位为该市民政局。 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效能办,对教育类、交通运输类、卫生健康类、养老类等进行了管护清单落实情况督导。8个部门(单位)对教育类、交通运输类、卫生健康类、养老类、电力类、林业类、文化类、农村水利类管护清单落实情况分别进行了行业督导。 安排市财政支出管护资金 农桥维修安排资金预算917万元,圩口闸、排涝站拆建及维修资金1000万元,公路养护安排资金预算5000万元,以及河道、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高标准农田、养老设施、文化设施、教育设施、农村生活垃圾设施、林业等,11项管护资金,由市财政安排支出,资金预算明明白白。 “用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的资金预算,都由财政支出列入年度预算。”兴化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兴化是农业大市,财政并不宽裕,但要推动管护工作落细落实必须要有管护经费这个硬核支撑。 农民群众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直接受益者。为营造农民群众爱护、管护的氛围,让农民群众参与管护工作,兴化市分别在兴化电视台、兴化日报、兴化政府网等媒体进行了政策及配套制度的解读。各乡镇街道还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有效引导和组织群众主动参与村内道路、垃圾处理设施和公共绿地等设施的管护,做好设施日常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