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三水园论坛

查看: 19983|回复: 2

[兴化古村] 兴化沙沟镇传统行当~~做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7 10: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225160483@chatroom_1639707215122_758.jpg

20世纪40年代,沙沟有四爿糖坊做糖,制糖工艺远近闻名。通常,糖坊内要安一口直径1米的大锅,上为木蒸笼,用于蒸米饭,紧邻大锅是一口小锅用于烧热水。小锅旁是供发酵米浆酿化成糖的容器,俗称糖鼓。“鼓”是口大砂缸,缸底处打眼出糖浆。糖鼓下放置空缸,两缸底口对齐,用于储入糖鼓流出的糖浆。鼓外垒一火炕,大锅锅底不断添火,锅内添水加温,热气使糖坊保持较高温度以利制糖。做糖用大麦芽做引子,先将大麦浸泡后,每天浇一遍水促其出芽,待芽长到三四厘米长,称为“顶水芽”,就将其磨碎待用。按照150千克碎米、15千克麦芽的比例准备制糖。主要原料是糯米,先将其磨成碎米状,然后加水上蒸笼蒸煮,米蒸得像饭一样熟才算标准,如果不熟就不能兑化成糖,出糖率也会大打折扣。熟饭从蒸笼里打出,趁热迅速将磨碎的麦芽按比例加进去搅拌,这个环节最为忙碌。拌料手脚要快,稍有怠慢混合料受冷就不能出糖,行话称“酸缸”。拌匀的料要迅速下鼓,叫做“蹲缸”。待鼓内加满料要上足开水,然后盖好缸口,再用棉被捂严实,称为“发缸”。约5个小时后,麦芽兑米,米饭粒全变成空壳浮到水面,表示发缸完毕。这时拔掉糖鼓底部的木塞,鼓内乳白色的糖浆不停地流入坑内的储液缸。接下来就是熬糖料,把糖浆倒入大锅加旺火反复搅动,待水分蒸发后,熬成的浓液就是糖料。熬糖料非常讲究,稀了、焦了都不行。熬糖师傅全凭一根挑糖木棍和一双眼睛看色。制糖时有好多行话,挑起的糖浆朝下流称为“串珠”,说明太稀要改用文火再熬;当挑起的糖浆起了粘丝称为“苍蝇脚”,直到滴下来的糖浆像“瓜子片”,说明糖料达到规定的稠度,则停火将糖料舀入成品缸内。 制作好的糖料直接卖给酱园作坊做糖色,如将糖料再熬制,冷却后即成琥珀状的实心糖饼,若是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白糖熬制,糖料有了骨子,就可以做成芝麻糖、花生糖、薄荷糖、水果糖等产品。旧时做糖生意很好,因为糖料、糖饼市场需求量大,产品销至四乡八镇,近至秦南、楼王,远至射阳、八滩等地。直至20世纪70年代,沙沟还在手工制作各类糖品。随着制糖业的飞速发展,私家糖坊逐步被取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7 11: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兴化的老行当有的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有的也正在消失,现代文明在不断的刷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7 17: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兴化老行当有部分申遗成功!
1.兴化香肠制作技艺



2.兴化鳖鹤制作技艺

3.兴化老鸦捕鱼技艺



4.兴化篾编技艺

5.兴化茅山馄饨制作技艺

6.兴化米摊饼制作技艺



7.兴化麦芽糖制作技艺

8.兴化二胡制作技艺

9.兴化传统砖瓦烧制技艺

10.兴化古方烤鸡制作技艺

11.兴化徐氏“横推法”推拿技艺

12.兴化徐氏外科疮药疗法

13.兴化边城曲牌

14.兴化垛田农民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13705265750;18796737586|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兴化三水园论坛 ( 苏ICP备20024052号 )

GMT+8, 2024-6-17 11:38 , Processed in 0.044364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兴化市艺博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https://www.xhssy.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论坛帖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责自负,兴化三水园论坛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汤荣华律师,手机:138526873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