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 开学如期而至 不少疾病总会来“凑热闹” 开学后的一至两周 是校园内出现各种 流行性传染病的“高风险期” 也称之为“开学病”
如何预防? 江苏疾控发出最新提示
疾病防控 1.新冠肺炎 全年均可发病,约半数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2.流行性感冒 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高发时间为3-7月,潜伏期一般1~3天,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各学段均易感。
3.麻疹 传染性很高,主要症状为发热、红色斑丘疹,并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咽痛、全身乏力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4.诺如病毒 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以3-4月为高发季节,各学段均易感;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5.食源性疾病 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等都是常见的病原菌,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预防措施: 1.定期给儿童接种疫苗;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3.注意佩戴口罩,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 4.生活有规律,睡眠应充足,饮食要均衡;
5.加强锻炼; 6.室内常通风,保持室内清洁; 7.若儿童发生传染病,应在家隔离; 8.学校应加强疫情监测。
心理适应——开学焦虑症 开学焦虑症是指学生面对即将结束的假期,对无法有效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担忧,出现情绪低落、心慌意乱、烦躁易怒、浑身乏力的状态。严重的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应对措施: 1.调节生物钟,按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饮食起居; 2.备齐学习用具; 3.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
4.温故而知新,唤醒大脑里储存的记忆,提前预习新学期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