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三水园论坛

查看: 894|回复: 0

[人文兴化] 金东门:兴化古城的时光琥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4 17: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岁月的长河奔涌不息,兴化古城恰似一位沉静睿智的老者,在历史的风烟中默默伫立,低吟浅唱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自明清时期起,“金东门,银北门” 这句俗语便在兴化城内广为流传,短短六字,既是对兴化商业版图的生动勾勒,更是对东门地区繁华盛景的由衷赞叹。​
3_副本.jpg
金东门,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无数动人故事。它的兴盛绝非偶然,而是与兴化古城的水系脉络、历史沿革紧密交织。回溯唐宋年间,卤汀河与南溪宛如两条晶莹剔透的玉带,温柔地环抱着兴化古城。彼时,四方商贾乘着一叶扁舟,顺着蜿蜒的河道而来,在沧浪溪南端踏上这片土地,开启商贸往来。时光流转至宋元时期,城南筑起一道名为 “老坝头” 的堤坝,与西堤并肩而立,宛如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兴化城的安宁。它们默契地调节着城内市河的水位,任凭外界风雨如何肆虐,兴化城始终安然无恙。​
2_副本.jpg
明朝嘉靖年间,海子池畔,玉带河横空出世,它像一条充满生命力的纽带,汇聚三关之水,滋养着兴化的每一寸土地。自此,东门地区一跃成为兴化的门户。这里东濒碧波荡漾的东门泊,南接悠悠沧浪水,北倚浩浩上官河与广袤的乌巾荡,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它成为了商业发展的天然沃土。每日清晨,农民们肩挑背扛,满载着新鲜的农产品从东门进城;大码头与龙舌津畔,舟楫如林,商贾往来穿梭,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奏响了一曲热闹非凡的商业乐章。​
1_副本.jpg
漫步在金东门,纵横交错的商业街市令人目不暇接。粮行、鱼行、菜行这三大商行,如同镶嵌在这片土地上的璀璨明珠,熠熠生辉。商号与作坊密密麻麻,各行各业蓬勃发展,许多老字号商铺历经百年岁月的洗礼,依旧散发着勃勃生机。临街商铺依水而建,前店后河的独特布局,让货物装卸变得十分便捷,浓郁的水乡风情扑面而来。拐进幽深的小巷,砖石铺就的路面上,青苔肆意生长,每一块石板都镌刻着岁月的印记。染坊巷、竹巷、珠蕊巷等充满生活气息与行业特色的巷名,宛如一幅幅鲜活的市井画卷,生动展现着金东门的多彩生活。​
金东门不仅是商业的沃土,更是文化的摇篮。宋代的四义楼、时思寺,元代的四圣观,明代的东岳庙、龙珠寺、文峰塔、状元坊、大司马府,以及清代的万寿宫、郑板桥故居、赵海仙洋楼等古建筑,如同静默的历史证人,见证着兴化的兴衰荣辱。昭阳十二景中的 “东皋雨霁”“龙舌春云”,郊外的 “两厢瓜圃”“十里莲塘”,更是为金东门增添了如诗如画的景致,美得令人心醉。​
4_副本.jpg
如今的金东门,早已超越了单纯商业街区的范畴,成为一座立体的历史博物馆、一座珍贵的文化宝库。2016 年,兴化市东门历史文化街区入选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名单,这份荣誉不仅是对金东门历史价值的高度认可,更承载着人们对它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在这里,每一阵风都裹挟着历史的低语,每一处角落都沉淀着岁月的故事。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空,既能触摸到历史的厚重,又能领略到兴化古城独一无二的魅力与风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兴化三水园论坛 ( 苏ICP备20024052号 )

GMT+8, 2025-5-9 20:39 , Processed in 0.046353 second(s), 17 queries .

Copyright © 兴化市艺博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https://www.xhssy.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论坛帖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责自负,兴化三水园论坛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汤荣华律师,手机:138526873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