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之声 2000年,学校终于告别传统打铃,用上了航天集团得校园广播系统,新的广播系统体现了科技得进步,除了无人值守的优势外,丰富得音乐也让听腻了学校传统敲铃的师生耳目一新。 为了更充分得利用设备优势,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我筹办了新中之声校园广播站,随后便开始选拔播音员,设定栏目,组稿,选取栏目得片头音乐与背景音乐,经过我有序而紧张得筹划,新中之声广播站在下午放学后正式开播了,由于准备不充分,加上播音员没有培训,音乐也没有调试,第一次播出很不成功。 第二天,学校领导充分肯定了广播站得成功播出,并希望广播站能够成为校园生活增添色彩,亲近学生,让校园得每一天都充满希望与期待。同事们也纷纷鼓励我,并提出了很多建议见解。 经过我不断得充实改进,校园广播站固定了栏目,分别是:《校园新闻》:介绍今日发生得国内国际新闻,校园新闻动态。《星语心愿》 :对学校生活得感悟,对人生得思考。《名作欣赏》:重点推介名家名作,当然还有很多班级推荐得学生作文。《点歌台》:用歌声为自己、为同学、为班级、为老师送上祝福。 每天晚自修前得半个小时,原本喧闹得校园一下子静了下来,同学们都端坐在教室内收听校园广播站的准点播出,走读的学生也匆匆忙忙的赶到学校生怕错过每天的校园广播,我则坐在电脑面前适时的播放音乐,调高或者调低背景音乐声音,轻声指导播音的学生:注意节奏,情绪饱满点、这个字应该是翘舌音--------偶尔还要处理学生刚刚送来的点歌单,忙得不亦乐乎。 其实每天开播前的工作量最大,除了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还要打印播出稿,下载一些学生所点的歌曲,有时候还要拜托班主任组织稿件。为了激励学生积极投稿,我把点歌节目当成奖励学生投稿的手段,投稿一旦使用后会奖励一张点歌单。为了让广播站贴近学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广播站采纳稿件更多的是学生自创。 一个用心的节目、一篇严谨的稿件不能让播音读得支离破碎原意尽失,所以我会让播音员提前拿到播出稿件,粗读一遍,找出不认识或者读音模糊的字句,再细读一遍,听朗读节奏,做到如流水一样徐驰缓急,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读准字音读出标点符号,适时的停顿对控制节奏很有必要。 校园广播站办了一年又一年,从新垛初中又办到曙光实验学校,一批批学生在广播站的音乐声中走进高一级学校。记得每年的毕业季我更是眼含热泪用心做好每一期节目,有即将中考的加油,有对即将离去的不舍,还有有临近毕业的煽情,相信每一个从新垛初中毕业的学子一定忘不了那熟悉的声音,忘不了新中之声。 广播站办了一年又一年,也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播音员:刘鹏飞、闻琳琳 、吉德星、王颖、顾叶凡、胡玲-----他们无疑是我心中最优秀的播音员,每一个人都在用心播出,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我。从一开始的生涩到成熟,这些学生把播音的经历成为个人成长的摇篮,充分发挥自己个人特长。有的成为了电视台专业主持人,还有的成了企业人事主管,再各自不同的道路上施展才华,但我相信这段经历他们一定不会忘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