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减轻疫情对残疾人和涉残服务机构带来的影响,市财政局、市残联联合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落实残疾人工作十项措施的通知》,从残疾人生活、康复、就业等方面推出十项具体措施,帮助全市广大残疾人共渡难关。 十项惠残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1.“残疾人之家”管理及残疾人托养服务。暂停“残疾人之家”运行,对受疫情影响暂停运行的乡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之家”中符合条件的辅助性就业残疾人,按照原有出勤补助标准按月发放生活补贴;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及寄宿制“残疾人之家”参照养老机构实施封闭式管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备好防疫物资,确保在托残疾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托残疾人可以通过“云探视”和家人联系。暂停残疾人居家托养上门服务,待疫情缓解后有序恢复。 2.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暂停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线下训练,残疾儿童及家长可通过康复视频进行居家康复训练,做到停课不停训。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线上视频教学视同线下康复训练。 3.盲人按摩机构管理。盲人按摩机构要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抓好落实。盲人按摩师可通过“好医生”学习平台参加线上按摩业务学习。对取得个体工商营业执照的盲人按摩机构按照2000元/个的标准一次性发放包含防疫物资及疫情影响在内的综合补贴。 4.残疾人维权服务。鼓励信访人通过线上、电话和来信等方式反映诉求,对线下来访要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暂停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待疫情缓解后有序恢复。 5.精神病人用药服务。协调卫生部门或定点医疗机构减少配药次数,适当提高配送用药量,一次性药量放宽至3个月,通过邮寄、快递等方式送药上门,及时将药品送到符合免费用药条件的精神病患者手中,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精神病患者不断药。 6.意外伤害保险服务。开辟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理赔绿色通道,残疾人在疫情防控期间发生意外伤害案件,可通过拨打指定电话或中国人寿手机App报案,待疫情缓解后及时理赔到位。 7.残疾人就业服务。暂停举办线下残疾人技能培训班和招聘会,鼓励开展线上技能培训和网络招聘会,帮助残疾人提高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8.残疾人证办理。暂停评残业务,待疫情缓解后,在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的指导下,有序恢复评残。 9.爱心助学工作。联合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对市区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教育专项补贴,帮助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 10.医疗援助工作。联合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泰州市人民医院,向市区1000名困难残疾人及其家庭赠送价值500元的就诊优惠“爱心卡”,减轻困难残疾人及其家庭就医压力。 此外,还有残疾人维权服务、残疾人维权服务、意外伤害保险服务、残疾人就业服务、残疾人证办理、爱心助学工作、医疗援助工作等具体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