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散、碎片化的兴化市林湖乡西丁村“镇沟庙工业区”,眼下已由泰州百力针布项目“统领”。
近日,记者在该工业区看到,一片略显空旷的区域,立着一幢钢架厂房和一栋办公用房,厂房里数十台机器正在织着针布。“原先7个老作坊全部退出,破旧厂房全部拆除并平整。”林湖乡乡长周锦坤告诉记者,该老工业区面积20亩,以每亩21万元出让给百力针布项目。
镇沟庙工业区是林湖乡老工业基地,曾集聚多家乡办集体企业。上世纪90年代乡里便将厂房出售处置。购买者或自办企业或租赁,还有少数村民私建厂房用来出租,最终形成7家加工作坊。这些作坊不仅没有税收,还造成环保、安全等隐患。
今年5月,林湖乡获知在外能人董晓军的针布工厂要新上扩产项目,便邀请他回乡考察投资。为回报家乡,董晓军愿意将扩产项目建在林湖,并计划将整个企业移址家乡。为支持董晓军回乡兴办项目,该乡一方面承诺解决项目用地,一方面助其租赁镇沟庙工业区的一幢钢架标准厂房及一栋办公用房临时生产。
“镇沟庙工业区共20亩,符合董晓军的项目要求。而事实上,乡里无工业用地指标,只能依靠腾笼换鸟自行解决。”林湖乡党委书记成晨说,工业项目对林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林湖乡原先在戴家村建有工业集中区,年工业开票销售超过10亿元,居兴化市复合类乡镇前列。前年,乡镇新一轮区划调整,林湖工业集中区随戴家村一并划离,林湖成了兴化市唯一没有工业集中区的乡镇。
为寻求发展,林湖乡对散居在各村的老工业项目深入摸排,共排出560多亩存量建设用地。这些建设用地多被散乱的工业作坊占据,乡党委、政府决定逐点清理改革,让存量建设用地发挥最大效益。
镇沟庙工业区成为首个试点区,在兴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职能部门参与下,该乡制定镇沟庙工业区改革实施意见,对所有厂房按现价评估,分类实施收储,让小作坊全部退出。
据测算,该工业区存量建设用地为20亩,建设用地出让价总计420万元。除去用于补偿的190万元,西丁村委会可获230万元。“现在村里还多了一笔百力针布项目所租厂房的租金收入。”西丁村党总支书记杨去明说,由于百力针布项目所租厂房已由村集体收储,村集体每年又多了一份租金收入。
8月中旬,董晓军与林湖乡政府签订百力针布项目投资协议,计划投资1.1亿元兴建泰州百力针布项目。该项目主要打造纺织梳理器材企业,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专业生产各种后整理用弹性针布。预计基建期为一年,投产后可形成年开票销售3亿元,吸纳工人近百人。
据了解,该乡还对姚富村、朱胖村老工业区实施了改革,分别植入投资1.05亿元的生活帮塑料制品项目、投资1.2亿元的海琪金属制品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