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三水园论坛

查看: 30836|回复: 2

[百姓诉求] 闲趣忙过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0 18:46: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

                     忙 过 年

     记得我们小时候,吃过腊八粥,过了腊月半,忙过年就开始了。
     烀团烀饼一般每家都做,那时没有电动磨机米粉,全靠碓臼用人工舂米粉。首先人们提前把糯米先淘好用水浸泡一天时间,捞起来晾干水,就能踏碓舂粉了,一般每个生产队,都有用木头做成的专门用来杵粮的碓臼。把晾干的米倒到石臼中,然后站到后面用手吊着扶手,脚用力踩,让杵头踏高举起,猛然一松,杵头就砸向石臼,一上一下的把米砸碎,然后过筛取粉。米粉再用开水冲烫搅拌,掐成一块一块的,用手搓一搓成圆型,上笼猛火蒸熟就成了米团。
     做水烀饼那就有讲究了,饼酷子是关键,人工拌面涨酷不但要有力气,还要有经验。温度的高低,饼酷子的多少,面的软犟,兑碱的把握,时间的长短等都要掌握好。饼酷子拌好后,一般都放在缸里面,再用被子捂住让它慢慢地涨,涨好后用勺子舀到笼里烀蒸成一块一块的水烀饼。就这样为烀团烀饼也要耗去人们一两天功夫。
     “刷尘”是过年前每家每户必做的一件事情,含有“除旧迎新”的寓意。到腊月二十几就会选个日子来刷尘。这一天我们大人小孩都会分工好各做各的。家里陈年累月不用的东西,隔壁旯落的灰尘废旧都会被清理出来,最难清理的要数厨房,油污常年积累又脏又稠,还有屋内的大梁二梁膀子与门格上灰尘,特别是门窗格扇一个一个的档要擦。另外还有铲除“千脚土”,从房间到明间要一铲一刀的来,非要铲出砖的本色。除了劳作我们也有小小的收获,旧书坏套鞋破铁锅类的也就成了我们的战利品,不是卖掉就是拿去换糖吃。
     到了腊月二十四送灶这一天,是传统的“送灶老爷上天”的日子。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灶神”。这柜上神龛的两边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民间传说这一天所有的灶神都要到天上开会,汇报各家各户一年所做的事情,包括家庭和睦邻里善恶方面的事。因此凡间的人都想让灶神报喜不报忧,只讲好事不讲坏事。敬灶神一般是安排在晚上,敬灶老爷时先要把神龛清擦干净,贴上新的灶老爷神像,盛上陈饭,也就是装上一碗饭,上面再盛点豆腐青菜汤。然后点上香烛,当家的跪拜磕头,嘴里还要念念有词:请灶老爷上天多言好事,年年岁岁保佐我们一家平安。
   到了二十五夜朝后,家家户户更忙碌了,开始炒花生炒蚕豆炒瓜子,有些人家还自己制作花生糖、炒米糖。这熬糖的确是一门手艺也是一个技术活。很多工序和火候都要掌握好,如果起锅早了做出来的糖会软得吃起来粘牙,起锅晩了会有焦味糖色发黑,熬出来的糖吃起来有苦味,一家人都是会感到不痛快。熬糖要先将糖料倒在锅里用大火熬去水分,待蒸发掉一部分后再按一定的比例加入白糖,这时手要不停地搅拌上扬去水分,炉火要逐渐趋小直到糖料发稠形成骨子,如果用筷子一挑用嘴一吹能形成骨子而且一碰就断说明已到火候,立即将去皮的花生米或炒米下锅拌匀,要趁热起锅将花生糖放到桌上压平切成片,待一会儿这花生糖吃起来就会又香又脆又甜,切的时候我们小孩围着桌边,只要有边角碎糖马上就成了我们的美食,先尝为快。
     炸炒米也是过年的一种风俗习惯,也自然成了我们小孩要完成的任务。到了腊月底,炒米机的主人老兆南就会把炒米机放在学校门口,炒米机转个不停,“呯、呯”的响声不时传出。天虽然很冷但炸炒米的地方却暧和和的。这炸炒米首先是排队,形形式式的袋子,篮子排成一排。老兆南一边拉着风箱一边揺着机柄,黑呼呼的机身在炉火中不停地转动加热,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慢下来边揺边看上面的压力表,尔后拿起专用的麻袋套在机头上,再用一根钢管去搬机角,只要一使劲就听见“呯”的一声响,这米瞬间从机身中喷出并迅速膨胀成了又大又白的炒米。
     那时还流传着一个笑话:说的是美国总统尼克松七十年代初访华,一天在北京老胡同里转悠看看老北京的人文历史与风俗习惯。突然听到一声炮响,那些保镖们个个吓得面如土色,有四个人随即把总统围起来,还有几个人分开寻找爆炸地点。过了一会儿有个保镖回来说:发现一个老头把一个炮弹似的铁的家伙放在火上烤,可能是炸药炸了。我们中国陪同人员说:那东西哪是什么炸弹?那是我们民间用的炸米机,是一种食品加工的机器。翻译一时找不到准确的词汇就译成了“大米扩大机”,尼克松一听来了兴趣,这食品加工还能放到路边上,大米还能扩大?于是与陪同人员协商:如果不是中国的什么秘密的话他想过去看看。中国的官员说行,就带着尼克松来到炸炒米的地方。只见刚刚炸出的炒米还热呼呼的,一个小孩还抓在手中不住的往嘴里捂。尼克松也上前抓了点尝了尝感觉蛮香的,于是他问道这个发明有了多长间,翻译告诉他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他感到很吃惊,怪不得中国人十多亿了还能自给自足解决吃饭问题,原来他们有这大米扩大机!于是决定先从中国进几百台到美国进行推广,好的话继续进口。这虽是个笑话,但炸炒米确实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在那个年代春节期间人们走访亲朋好友,坐下来后主人第一件事就是用泡炒米加红糖果子待客,然后再烫团蒸饼,就算是尽地主之谊了。
DD9D12B8-A3A5-476F-8FF5-B79DD3E48F76.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 03:58: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年味十足,大年将近,好像一年的艰苦就为这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兴化三水园论坛 ( 苏ICP备20024052号 )

GMT+8, 2025-5-19 12:34 , Processed in 0.055022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兴化市艺博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https://www.xhssy.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论坛帖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责自负,兴化三水园论坛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汤荣华律师,手机:138526873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