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视频,视频字幕:
“最新 全国女光棍突破一亿 老人说 这是要灭族啊”,
“杭州剩女已超130万”。
看到这条视频,引起了我的疑虑。
早就听说,我国20至40岁的适婚群体中,男性比女性多1752万。
也就是说,有1700多万适婚男性会找不到老婆而打“光棍”。
既然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处于男多女少现状,为什么还会有剩女?这就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
剩女现象多出现在城市, 而且多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这是事实。
众多周知,实行计划生育以后,独生女家庭对独生女疼爱有加,供她们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她们报考公务员和事业编制,或是国企高层。
这些女儿们往往比男的用功,会死记硬背,考上的几率大于男的。
(图片源于网络)
所谓剩女,就是出现在公务员事业编制和企业高层管理队伍中。 她们择偶眼光过高,对男方的长相、才华、学历、人品、经济、地域等各方面都很挑剔,导致择偶范围狭窄。 女权主义意识强。相处中,男方若有与自己观念不同的地方,她们便立即产生反感情绪。 习惯使她们只重视自己的感受。一旦发现男方不合自己的口味,就会分手。 在当“剩女”之前,她们常是众多男子追求的对象,可她总是觉得还会有更好的男士在等着她,最后就被剩下了。 社会压力过大,是大龄剩女被“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传统观念中,女性应该在年轻时结婚生子,遵循“嫁人生子”的传统模式。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追求事业和生活质量,导致她们在婚恋市场上处于劣势。 此外,房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等因素也加剧了女性的婚恋压力。 传统观念对女性的束缚,也是导致大龄剩女被“剩下”的原因之一。在一些地区,女性被期望遵循“嫁人、生子、相夫教子”的传统角色,这使得她们在婚恋市场上处于被动地位。 此外,一些女性过于追求物质生活,忽略了内在修养和自我成长,也难以找到合适的伴侣。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和独立意识的觉醒,不少女性不愿意将就,她们不愿意草率地步入婚姻,结婚生子,并按部就班过一生,因而耽误下来,成了剩女。 剩女现象应该不容忽视。人们都要象那个视频老人们担心“灭族”一样关注剩女,解决好剩女现象。 全社会都要重视剩女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共青团、妇联组织和婚介,都要积极参与进来当好红娘。 父母也要说服乖乖女参加“相亲”。 剩女本人也要重新认清自己的择偶标准,规划好自己的人生目标,为早日步入婚姻殿堂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