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三水园论坛

查看: 3161|回复: 4

[街谈巷议] 动真格!江苏一天内撤销4个事业单位,山西、安徽接连官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9 01:04: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单位被注销?

最近,有一条新闻刷屏了江苏小伙伴的朋友圈——江苏淮安,12月20日,一天之内注销了4家事业单位和11所学校。这还没完,12月18号那前,山西晋中也撤销了一家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中心;同一天,安徽某地又注销了3所学校。短短几天时间,几十个单位和学校接连被注销!这是巧合吗?是地方调整,还是经济环境变了?

学校和单位被注销,背后原因是什么?其实,这背后是因为学校和单位的“资源利用率”越来越低,特别是生源减少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已经非常严重。比如很多乡村学校,学生人数少得让人咂舌,一个年级可能只有五六个孩子,甚至不到。对于这种学校,资源投入的成本和效益完全不成正比。长期下去,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影响其他学校的运作。所以,撤销或者合并这些学校和单位,是当下最现实的选择。
从经济学的视角看,任何机构的存在都是需要成本的——学校也好,事业单位也好,都是依靠资金、人力和资源来维持的。如果这些单位效益低,甚至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那就是资源的浪费,撤销就是一种“止损”。

拿学校来说,很多地方人口出生率下降得非常明显,导致学生数量逐年减少。那些生源不足的学校,办下去只会变成负担,还会分散有限的教育资源。如果把这些小规模学校合并,把师资力量、硬件设施集中到更大的学校,教育质量反而可能提升。我们经常说“经济讲求效率”,其实教育资源的分配也逃不开这个规律。
再看事业单位。这些单位成立时可能承担着重要职能,但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市场化的推进,很多职能被技术或者市场取代。比如,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中心这样的单位,早年可能是帮助企业融资的重要角色,但如今很多商业机构能提供更高效的服务,这样的事业单位自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这些调整从表面看是在“关停”一些机构,但从本质上讲,是把资源从低效领域抽出来,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地方。

那么,这些学校和单位的撤销,透露了什么经济信号?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最近几年,出生率不断下降,学生数量随之减少,这是很多乡村学校招生困难的主要原因。与其让这些学校“空转”,不如整合资源,让教育资源更高效利用。从长远来看,这种趋势可能会更加明显。
效率优先,资源整合加速。无论是学校还是事业单位,撤销的根本逻辑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把重复的、低效的机构合并或取消,让资源更加集中。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市场化步伐加快。不少事业单位的职能正逐渐被市场化取代。未来,这些服务可能会更多地通过商业机构或者技术手段完成,而不是依赖传统事业单位的支持。这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当然,这种撤销和合并的调整,也可能引发不少争议。比如学校撤销后,学生可能需要去更远的地方上学,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的学习环境和安全问题。而对于那些老师来说,学校撤并可能意味着转岗、调职甚至失业,这对他们的职业生涯也会带来不小的冲击。
再比如,撤销事业单位后,一些公共服务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去重新适应,这是否会影响普通人的生活?甚至有人会问,是不是地方经济压力太大了,才不得不通过“精简”来节约开支?这些问题,都会在调整过程中暴露出来。

这样的调整,是好是坏?从积极的角度看,撤销和合并并不全是坏事。对于教育来说,把资源集中到更大的学校,可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减少低效机构,也能让资金和人力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比如新兴产业和技术研发领域。这是一种资源的重新配置,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这样的“瘦身”是必要的。
但调整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平稳过渡,如何确保普通人不会因此受到太大影响,这就是考验了。如果执行不到位,可能会引发社会矛盾,甚至损害公众的信任。
学校和事业单位被注销,表面上是地方的一种行为调整,但深层次来看,它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一次调整。无论是人口下降、资源优化,还是市场化加速,这些变化都在慢慢重塑我们的生活。问题是,当这种调整真的影响到我们自己时,我们又该如何适应?你怎么看这些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01:06: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太不正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9 14:13: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也许也就是无可奈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9 19:00: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如果我是总书j,兴化和乡镇撤的单位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9 19:05: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全是人员重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兴化三水园论坛 ( 苏ICP备20024052号 )

GMT+8, 2025-5-14 14:18 , Processed in 0.049256 second(s), 21 queries .

Copyright © 兴化市艺博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https://www.xhssy.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论坛帖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责自负,兴化三水园论坛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汤荣华律师,手机:138526873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