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三水园论坛

查看: 6037|回复: 11

[美德善行] 藕池村卫生室里的‘宝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8 18: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年后,岳母犯坐骨神经痛,痛不欲生的那种。有亲戚推荐去藕池卫生院做针炙,说在那儿针过,效果较好。又听有人说效果不行,再又听人说是有两位医生,总之,如同小马过河,莫衷一是。
无论如何,先去试试吧, 毕竟这是最近的有效方法了。在本村的医务室挂了一天水,收效甚微。医务人员说要确认是哪种原因引发的疼痛,未必就是坐骨神经痛。因为岳母曾有过腰椎盘突出,也可能是腰椎盘突出引发的坐骨神经痛。医生毕意是医生,见得多了,经验也就多了。
年初二就去了藕池卫生院,张姓医生五十来岁,健谈。说明来意,大致了解了后说多半是腰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引发的疼通感,针炙可以有效缓解。信心十足。
张医生在给岳母行针的当儿,我就随意看了下卫生室,就是典型的乡村卫生室,条件不算好。诊桌边上一小桌,上置一盘棋子如小饼的大象棋。跑丢了的一只马只小瓶盖代替,很有意境,那是只小白马。张医生忙完活儿就在棋盘上与闲客大战。
微信图片_20250208175628.jpg
诊桌上的一本《赤脚医生教材》引起我的兴趣,兴手拿起来翻了翻,1973年出版。半个世纪前的物件了。赤脚医生当年所发挥的作用真的是难以用语言去夸赞,以当时的医疗条件可谓是简陋之极。医生每天到医院的第一件事就是煮针头消毒 ,那时的针头是反复使用的,医生如果不以为然,后果可能就是灾难性的。所以,这事儿一点儿马虎不得。60后70后对此印象深刻,部分80后可能还残存部分记忆。当时只要不是什么大病,到了村卫生室几乎就是几个小药片的事儿,再多就是打上几针。药到病除在当时绝非神话,而是常态,且几乎每个村都差不多。但在这些个村的医生中,有好学和善于钻研的,其医术就会迅速提升,堪比现在大医院的教授。
微信图片_20250208175632.jpg
翻了翻这本东修西补但品相仍然非常好的《赤脚医生教材》颇有感触,于是就与张医生说,你这本教材是本古董了,能传代了。与张医生下棋的朋友说:他这就是传代的,他父亲传给他的。一聊,这位不知名的汉子居然与我一位同学相识,也较健谈。听他一说,大致了解。张医生的父亲才是正经的赤脚医生,张医生属接班人。想想也是,张医生的年岁尚不足以成为当年的赤脚医生,除非他有返老还童之术。但张医生勤学,且似乎对中医更有兴趣。他现在主导的就是中医针炙。我们慕名而来也是源于对针炙的期望。
张医生听我说《赤脚医生教材》为古董时哈哈一笑,那不算古董,我这儿真有个古董,我拿了你看看。我认为他有吹牛的成份,他这个小诊所能有什么古董?拿出一支以的老针筒子不成?现在确是看不到了,都是一次性。结果,张医生啪的一声丢给我一本书后,确实惊到我了。这是一本手线装的手写医疗心得。封面书写《雷公药性赋》,这雷公肯定是不马保国。书写格式与佛经一样,由上至下,由右往左。就这格式而言就是个有年份的东东。内里的字皆繁体,大致看了下,主要说的就是药性。十八反,是指某药与某药合起来用会生毒,严重的会死人。十九畏,是指某药与某药合起来用不只没啥效果,还可能有反作用,千叮万嘱别用岔了。页是双纸合页,字写得也不算多工整,但用心良苦。
微信图片_20250208175650.jpg 微信图片_20250208175638.jpg
我不懂医术也不明药性差异,但懂行的可以去与张医生切磋一番,扫描下来共享,看看有无研究价值。
对于中医和医生,我历来认为各有千秋,不应全盘否定。中医的正骨,医生是无法比拟的,中医的针炙也是有如神助。特别是面瘫,止痛方面,确是效果显著。汤剂也应该是有精华有糟粕,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再有就是现在的中药材本身就有问题,汤剂自然就无法有效显现。我一甘肃的朋友每年都会给我带一些党参,这玩意又不贵,何必大动干弋从那么远带过来?后来才知,市面上党参,麦冬,天麻等中药都是经过硫磺熏蒸过的,卖相好。。。。可悲的。
对了,最后说下张医生针炙效果:第一天针完,岳母觉得疼痛明显缓解;第二天针完,可以侧卧睡觉了,此前坐卧不宁;第三天针完,可以躺着睡觉了;第四天针完,可以走路了,后面我回苏州,电话联系得知,日益改善。可见,效果明显。
谨以此文致敬曾经的所有赤脚医生!这个群体为困境中的中国民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乃至于牺牲。






补充内容 (2025-2-14 09:17):
更正:听岔了,张医生应为焦医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8 21:50: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前几年我岳母也是腿疼,经打听,说陶庄仲冯庄有位老医生,医术高明,于是便带着岳母去仲冯村,对于陶庄我不陌生,陶庄的水牛肉出名,为了买到最好的牛肉我曾到过大顾村,陶庄的古砖桥,在乡镇中,我估计在兴化排笫一,我这人有一爱好,专门到里下河地区拍老房子,发到抖音上,仲冯庄我也去过几次,所以熟门熟路,终于摸到老医生的家,老医生八十多岁,姓仲,听老医生讲远在外地的人都慕名而来就诊,还有扬州有位退休干部也来过几次,药到病除功效明显等等,经询问情况后,花了百十元拿些药和膏药回家,走在巷子里,有好心人介绍我们去藕池村去看看,村诊所里针灸能治得好,许多人都去看过,针一次二三十元,效果不丑,于是我们又匆忙赶赴藕池卫生室,门关了,经打听登门拜访,医生家是农村典型的民房,大门朝西,敲门后接待我们的是位六十岁左右的医生,姓焦,问明情况,便开始针灸,是个插电的仪器,上面有好几个针头,针了大概半小时,期间便和焦医生闲聊,他家里养了不少花草,以盆景为主,这是他的最大爱好,另外他还喜欢钓鱼,只见他在天井里介绍各种盆景,他说走很远的路去找枸杞树,挖树根后拿回来做盆景,还说他有个本家兄弟,叫焦国荣,在张郭街上卖烧饼,家里的盆景更多,我就是跟他学的,两人谈得正欢,不经意间针的半小时时间到了,付钱后,让我们还要再来几次,巩固效果,去了几次,岳母腿部疼痛有所缓解,也不知是仲医生还是焦医生的功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8 21:55: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究竟是张先生,还是焦先生水平高?

点评

应该是焦医生。  发表于 2025-2-10 09: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9 05:33: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精益求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9 08:38: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看样子赵老师不可能是托,有患者我就介绍给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9 08:39: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中医很有特点,我认为要中西结合土洋并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9 08:45: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连花清瘟、蒲地蓝、双黄莲、板蓝根冲剂、云南白药等等不也红得一塌糊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9 08:46: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青蒿素不也是中药提取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0 09: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骑驴诉不公 发表于 2025-2-8 21:50
前几年我岳母也是腿疼,经打听,说陶庄仲冯庄有位老医生,医术高明,于是便带着岳母去仲冯村,对于陶庄我不 ...

可能是我听岔了,应该是姓焦。我复查了下拍的图片,在《赤脚医生教材》的封面上有签名是焦医生,在值班表上也未发现有张姓医生,所以应该是焦医生。版主可以将原文中的张医生变更为焦医生。

1739151655539.png b14f1a0ae2b3c46ea25899721a6bc0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0 09: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荻垛的刘怀荣 发表于 2025-2-9 08:39
中医很有特点,我认为要中西结合土洋并举。

不看广告看疗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0 10:00: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直言不讳 发表于 2025-2-10 09:45
可能是我听岔了,应该是姓焦。我复查了下拍的图片,在《赤脚医生教材》的封面上有签名是焦医生,在值班表 ...

这差不多,姓焦,估计村里只有这焦先生一人会针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兴化三水园论坛 ( 苏ICP备20024052号 )

GMT+8, 2025-5-11 04:52 , Processed in 0.074422 second(s), 29 queries .

Copyright © 兴化市艺博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https://www.xhssy.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论坛帖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责自负,兴化三水园论坛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汤荣华律师,手机:138526873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