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三水园论坛

查看: 28569|回复: 0

[百姓诉求] 【歌从茅山来】寻访红色企业 感受家乡巨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0 09: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640.webp.jpg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在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向前。让广大少年儿童在寻访体验中真切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真切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确立报国之志、砥砺担当之责、成为栋梁之材10月8日,戴南镇关工委、茅山学校关工委、少先队大队部联合开展“寻访红色企业、感受家乡巨变”小记者团采访活动。

640.webp (5).jpg

采访之前,学校关工委组织小记者团召开了寻访动员会。副校长、校关工委常务主任倪春华首先介绍了小记者团的组织机构,告诉大家小记者团的团名和学校的校报名都是“歌从茅山来”,介绍了担任小记者团团长两位老师王启娟和钱姣姣,发布了小队长的招聘启事,提出了“遵守纪律、服从指挥、安全第一”的采访要求,发放了统一的采访本、作文本、材料袋和记者证。
简短的动员会后,小记者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列队走出校门,开始了第一次寻访活动。镇关工委荀加勤主任作为特邀讲解员一起参与本次活动。

寻访第一站:兴化县茅山竹筷厂

640.webp (1).jpg




茅山竹筷制作技艺,是兴化的老行当之一。茅山竹筷制作技艺现为兴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兴化县茅山竹筷厂是上世纪80年代原茅山镇效益最好、工人最多、规模最大、上缴利税最多的国营企业镇关工委荀加勤主任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述了这个“红色明星企业”的发展史,也叙述了后来因跟不上时代步伐转型失败的没落史。小记者们边听边记,兴致很高。
虽然茅山竹筷厂规模效益大不如前,但竹筷的生产并没有中断。在厂内,小记者们有幸看到了几个老师傅正在制作竹筷,了解了竹筷制作过程:锯竹筒—剖竹筒—削竹筷—消毒—微雕(上色)—成品筷。辅导员老师给每位队员发放毛坯筷,这些小记者饶有兴致地观察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寻访第二站:兴化市茅山供销社收花站



640.webp (2).jpg

队员们来到兴化市茅山供销社收花站,这里的建筑破败,不复往日的繁荣。镇关工委荀加勤主任向队员们介绍:收花站曾是供销社效益最好、上缴国家税利最多的部门。他还给孩子们讲述了当年农民种棉花的情况,收花站收棉花时检验员检测棉花的情况。当时,荀主任已经担任生产队会计,对于农业生产和百姓的生活状况非常熟悉。听了他的介绍,大家对改革开放前农村的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伟大祖国取得的发展进步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640.webp (3).jpg

返回学校的路上,队伍经过戴南镇茅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大家在“为人民服务”的宣传墙前合影留念,一个信念也扎根队员心中:努力学好文化本领,长大为人民服务!

640.webp (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兴化三水园论坛 ( 苏ICP备20024052号 )

GMT+8, 2025-5-18 06:24 , Processed in 0.048821 second(s), 18 queries .

Copyright © 兴化市艺博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https://www.xhssy.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论坛帖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责自负,兴化三水园论坛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汤荣华律师,手机:138526873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