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三水园论坛

查看: 29410|回复: 0

[百姓诉求] 全镇“精种田”典型这样炼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4 15: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干得开裂的田里,随着灌去的水肥漫漫浸润,“饥饿”的水稻一股劲儿发出吸收水肥的吱吱声。“既省力,效果又好。”日前,蹲在机口往水里撒着水溶肥的家庭农场主韩剑笑呵呵地说,施的这个水溶肥,含钾量高,需在孕穗节点施,对提高稻谷口感和结实很有效。

机口冲肥可谓是韩剑的“发明创造”。

上世纪90年代初,韩剑退伍回乡就开启了种田模式。2015年,积累下足够多经验教训的他,决定在邻乡大垛镇流转486亩创办家庭农场,种稻、长甜瓜、育苗木。经营三年,韩剑一盘点,不亏不赚,利润被租金、用工抵冲了。

2017年秋后,韩剑回到老家荻垛镇唐港村流转200亩继续创办家庭农场。种植布局是120亩粮食、80亩大棚甜瓜。这次,他更加注重了机械化。水稻施肥,从秧苗栽田到成熟需施四次肥,而且人难找,工钱高,人还吃苦,一季下来,一亩施肥用工就需100元。于是,韩剑特地购置一台宽幅撒肥机。秧苗一机插,紧接着就是一交尿素。“谁知,撒肥机作业也不如意,机轮压过处损了小秧,然后还要人工补栽,这样一折腾,还不如雇工施肥。”韩剑说。

一次,秧田灌水,韩剑望着从机口汩汩漫入的水,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让肥料施在机口随灌水漫入到田。但终究没人做过。韩剑选择一方5亩的稻田试验,发现秧苗生长平整,不像人工施肥田块秧苗存在色差。原来,机口撒肥比人工施肥均匀、效果好。经过试验,韩剑还摸索出机口撒肥的条件,要田里没有积水,否则肥效不能发挥。随后,韩剑农场的水稻田全部采用机口撒肥。

101105npy78fp77wxjexpw.jpg

韩剑在查看水稻孕穗情况。 日升供图


解决了施肥负担,韩剑便着手发展生态水稻生产。为改良土壤、增加地力,从2018年秋播开始,韩剑便用船运来猪场沼液,用电泵抽到机口,和水一起灌到田里。沼液不要费用,施一次沼液肥几乎不花费工本,还节省了其他肥料成本。去年,农场水稻基地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稻谷的品质提升了,产量也增加了,药肥成本却下降了。”韩剑说,以去年为例,剔除亩1000元的土地租金等,他农场种粮利润亩均超过1000元,而一般农场只有四五百元。

在农场的另一边,是一栋栋大棚。记者发现,大棚里都用地膜覆盖,没有作物。“6月甜瓜结束,大棚就休养生息,直至12月新一轮甜瓜生产。”韩剑说,7月份,农场对大棚全部施了菌肥,然后覆膜发酵。由于休耕和大量施用菌肥、有机肥大大消杀了土壤的病菌、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农场生产的甜瓜品质较好,2020年获得了甜瓜绿色产品认证,甜瓜成为上海西郊国际水果市场专供。“亩产控制3500斤,均价3元多,亩净收入都在6000元左右。”韩剑说,这个收成比一般种植户一季甜瓜一季哈密瓜加起来还多。

荻垛镇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负责人陈兆生说,韩剑凭着“另类”种田,200亩的农场每年纯收入都在50多万元,是“精种田”的典型。在他的示范下,全村兴办了11个家庭种植农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兴化三水园论坛 ( 苏ICP备20024052号 )

GMT+8, 2025-5-18 00:08 , Processed in 0.058492 second(s), 18 queries .

Copyright © 兴化市艺博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https://www.xhssy.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论坛帖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责自负,兴化三水园论坛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汤荣华律师,手机:138526873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