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组织焚烧秸秆
近日,网络上总有些文章或者视频说“禁烧秸秆”一刀切反转了,说是有文件出来可以烧秸秆了,这文件是可以说是没有的,只是在年初时,环保部的例行发布会上,对于秸秆燃烧治理的问题点名了东北地区。
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采取新措施应对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第一、利用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对秸秆焚烧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并提前预警;
第二、生态环境部将联合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在不利于扩散条件下,全面禁止焚烧秸秆,在有利于扩散条件下,有序组织焚烧秸秆;
第三、生态环境部将组织专家团队,对秸秆的焚烧和利用问题进行实地指导。
所以就有了网络上的传言,认为秸秆燃烧要解禁,当然这种说法是一半一半,也就是不利于扩散时,全面禁止秸秆焚烧,那么话说回来就有在有利于扩散的时候是可以燃烧的,因而提出可以有序组织焚烧秸秆。
这样一来就为农村焚烧秸秆开了一扇窗,有利于大气污染扩散的天气特征为:高度越高,气温越低。一般正常的天气都是可以达到的,这样的天气可以进行有组织焚烧秸秆。
10月份秋收季农民能够“有序”燃烧秸秆吗?
由于惯性问题,或者说是方便治理,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一些要建设全国绿色城市的地区,秸秆焚烧全面禁止,不论什么天气都不允许燃烧,不然罚款5000元,拘留15天是没有跑的,而且取消低保待遇、甚至影响到子女征兵等等。
近日根据长春市2021年秋季-2022年春季秸秆全域禁烧行动工作方案,统筹推进秸秆综合化利用,坚决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要求全县范围内,任何区域、任何地块、任何时段都不允许出现露天焚烧秸秆火点。
不仅是秸秆还包括:耕地中的杂草,林下的植物、落叶,而且根据10月1日实施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技术标准》规定,农村的生活也是不允许露天堆放和燃烧的。
一旦发生火情那么不仅要追究点火者的责任还要追究地块责任人的责任甚至还有牵扯到谁的承包地谁负责,可以说是史上最严“禁火令”。
原先,农村大多数都是有组织焚烧,按村组,组织人员焚烧秸秆,并没有产生多少的污染,同时又低成本地处理了秸秆,还消灭了土壤有害菌及害虫,调节了土壤酸碱性,对于农民的增收带来了好处。
在9月30日,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对全县人民发出一封“禁烧秸秆”信,要求全县范围内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确保“不烧一把火、不冒一股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对于不听劝阻,随意放火烧荒。目前已经下发通告,禁烧期内任何时候、任何单位、任何个人都严禁秸秆露天焚烧,违者要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可以说秋收直至现在,没有哪一个地方允许农民可以放火焚烧秸秆的,从上到下都是全面禁止,因而在有利于扩散的情况下,可以有序组织焚烧秸秆成了一句空谈。
为何禁止焚烧秸秆
各种文件在宣传上对于禁烧秸秆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秸秆可以综合利用,能够节省能源,秸秆也是很好的饲草,对于养殖业减少成本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且可以进行发酵成为燃料,可以还田成为肥料等等;
秸秆焚烧危害太多,污染环境有害于人体健康;高温浓烟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破坏,造成温室效应;引发交通事故;破坏土壤结构, 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等等。
所以禁烧秸秆,有效还田在许多专家学者看来都是好事,至于为什么现在好事难办,好人难做,那只有农民自己明白了。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谢谢!
|